安防通讯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IT通信百科 > 正文

IT通信百科

051型驱逐舰,051型驱逐舰的性能数据

root012023-03-30IT通信百科54

051型驱逐舰参考数据:

标准排水量 3250吨 满载排水量 3670吨 舰长 132米 舰宽12.8米吃水深4.6米 主动力 2台蒸汽轮机,功率72000马力;双轴 最高航速 32节 续航力 2970海里/18节 船员人数 280名(其中军官45名) 武器系统 2座76式双联装130毫米/58倍口径舰炮(射程29千米,射速17发/分钟)(1987年拆除105舰尾处1座) 4座67式双联装37毫米半自动炮(射高8.5千米,射速180发/分钟)(1987年拆除2座) 2座61式双联装25毫米炮(射高3千米,射速270发/分钟)(1987年拆除舰尾处2座) 反舰导弹:2座三联装海鹰HY-2反舰导弹(射程95千米);后109、110、165、166舰换成四座四联装“鹰击-82”(C-802)导弹发射架,主动雷达制导,0.9马赫,射程120千米,战斗部165公斤 舰空导弹:109、110、165、166舰加装一座“海响尾蛇”八联装或一座“海红旗-7”(HHQ-7)八联装导弹发射架,无线电指令制导+被动红外制导;2.4马赫,射程13千米;战斗部重14公斤。 鱼雷:109、110、165、166舰加装6具324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三联装);A244S“白头”鱼雷,反潜,主/被动寻的,30节时速,射程6千米;战斗部重34公斤2座FQF2500(65式)12管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 2/4座BMB-2深弹发射装置38枚水雷 电子系统 1部“眼罩”354对空搜索雷达 1部“细网”对海/对低空搜索雷达 1部“网眼”远程对空警戒雷达 1部“海王星”导航雷达 1部黄蜂头(Wasp Head又称WokWon)343火控雷达(用于130毫米舰炮) 1部方结352火控雷达(用于HY-2反舰导弹) 高杆(High Pole)A敌我识别装置 ZKJ-4作战控制指挥系统 舰载机 仅105济南号改装2架国产直-9(Z-9)反潜直升 机

051型驱逐舰上最大的创新就是导弹发射装置。1959年服役的苏联海军58型“肯达”级轻型巡洋舰安装了旋转仰俯导弹发射装置,不过这种装置是用于发射“柚子”远程反舰导弹,无论尺寸和布置方式,都不适合满载排水量只有3670吨的“旅大”级,即便在苏联海军5800吨的“肯达”级巡洋舰上也造成了稳性降低的问题。“旅大”级在相当于“科特林”级驱逐舰布置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的位置布置导弹发射装置,虽然“海鹰”1号导弹尺寸大,但长度小于533毫米的热动力直航鱼雷。通过品字型布置3发导弹的方式,解决了导弹翼展占据横向空间过大造成布置多发导弹的困难。“旅大”级驱逐舰的导弹发射箱内部定向器,电缆布置等等,都与60年代初期的中国海军的021型导弹艇相同,这样降低设计风险,技术可行性最好。

这种发射装置缺点是只能进行较大舷角的射击,需要驱逐舰在攻击前偏转侧舷。实际上转动发射架能够提前调整发射架射击角度。作战中目标还没有进入导弹射程就早已进入了“旅大”雷达截获距离,驱逐舰可以把握时机进行偏舷射击,况且反舰导弹1975年后增加了射面指令,能够在发射装置的定向器射向基线与瞄准前置基线夹角很大的情况下开火,导弹升空后自动转向瞄准前置点方向 。 从50年代至今,中国海军的防空体系一直奉行水面舰艇与岸基航空兵协同的作战思想,在设计051型驱逐舰的时代,同样是这种体系思想。在这种作战样式中,海岸雷达、岸基作战飞机和水面舰艇共同构筑从海岸线向远海伸延的防御带,增加海岸要地的防空纵深。岸基航空兵主要承担水面舰艇防空武器射程以外的拦截和进攻,驱逐舰一类的大型水面舰艇则作为海岸警戒雷达的延伸和地平线天线盲区的补盲。中国驱逐舰还承担掩护战略导弹核潜艇穿越岛链,从大陆架进入太平洋深海的使命,这些海区处于台湾和日本之间。在当时的形势下,遭到台湾国民党的袭击可能性极大。那些海区恰好出于大陆航空兵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边缘,造成大陆基地起飞的战斗机在大陆架边缘的作战空域留空时间不足,难以为驱逐舰提供持续的巡逻警戒掩护。在战斗机最大作战半径附近配备驱逐舰,能够获得远程空情通报,及时指挥调度,充分利用在最大作战半径附近少得可怜的留空时间。

诞生在“文革”极左时期的“旅大”级驱逐舰,必须考虑当时中国所处的极为不利的国际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向海上伸延防空圈,增大要地防空纵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具有远程对空警戒雷达和低空警戒的驱逐舰部署到防空要地和敌方之间,能够使防空纵深增加上百海里。此外,由于驱逐舰是机动的平台,配备有对空火力,敌方对雷达的定位和攻击都较打击岸基雷达困难。如果组成防空编队活动,敌方实施打击困难更大。

解决以上两个需求的主要办法是为驱逐舰配备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旅大”级最早配备的远程对空警戒雷达是高空作用距离达380千米以上的515型UHF波段雷达,该波段能够沿海面伸延到水天线以外一段距离,因此对超低空目标探测距离也较微波波段雷达稍远,据称对50米高度飞行的低空目标作用距离可达60千米,但是515的距离误差较大。通常远程对空警戒雷达转速为每分钟6至12圈,数据刷新率不满足对60千米内高速超低空目标的警戒要求,容易造成2次接触间隔时间内目标突入距离大的危险情况,因此驱逐舰通常要同时配备转速高达每分钟12至24转的对海和低空近程搜索雷达,补充水天线通视范围内的快速搜索。“旅大”级驱逐舰上安装354型雷达充当对海和对低空目标警戒手段 。

515和354雷达都是只能探测目标方位和进行测距的二坐标雷达,不能提供目标高度参数。对于拦截超低空目标来说,目标的高度参数并不重要,因为目标在远距离上贴近水面,处于光学指挥和瞄准器材的视场内,只要器材对准方位能够很快捕获。高空目标则需要在雷达指示方位上进行俯仰搜索才能确定目标位置,从而控制武器系统瞄准。而“旅大”级驱逐舰主要靠光学射击指挥仪和342炮瞄雷达完成对目标的俯仰搜索。

在60年代的防空作战观念中,依旧偏重对中高空目标的打击。因为无论是作战飞机和当时的反舰导弹,都是采取300米以上高度飞行。客观世界对攻防双方都是平等的,超低空使得驱逐舰防空雷达视界受水天线遮挡,同样也遮挡战斗机的雷达搜索视界。而且当时自动驾驶仪响应速度和冗余以及传感器精度也不能可靠保证战斗机进行长时间的超低空飞行,因此航空兵在进行反舰作战时,通常采取中高空飞行,在接近目标后才进行各种机动。这样使得驱逐舰雷达远程截获目标的几率大大增加。 对于世界各国海军来说,60年代是驱逐舰防空系统发展的转折时期。水面舰艇面临高速喷气战斗机和反舰导弹的双重威胁,却没有一种防空武器被实战证明对此有效。对抗导弹惟一的战例就是1967年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的作战,但却是失败的经验。当埃及导弹艇发射的“冥河”导弹进入40毫米舰炮杀伤界限内时,正处于自导战斗段,急速调整飞行方向冲向目标。因此舰上以色列军官首先看见导弹航路仿佛会从舰尾后通过,然后急速右转冲向“埃拉特”号,高射炮拦截这种机动的目标误差急剧增加。此后很多年内中国并没有直接从以色列方面得到相关的细节,因此“旅大”级的设计并没有真正引入反舰导弹时代的防空观念,还是以打击战斗机一类的空中目标为主要作战对象。

由于中国国内除高射炮以外,尚无新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因此“旅大”选择 61式自动双联装37毫米和61式双联装25毫米舰炮是必然的。中国海军的设计指导思想也没有脱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模式,采用密集的高射炮火力拦截目标的战法当时是很有市场和深入人心,并认为同时能够兼顾对海面目标的打击。在此前17年间与国民党海军舰艇的海战中,小口径自动炮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战绩。“旅大”级驱逐舰的前后加班室和后舰桥两侧平台上各装有1门37毫米自动高射炮,这样能够在驱逐舰各个方向都至少有一座双37炮杀伤区,两舷能够由3门双37毫米炮的构成相互重叠杀伤区。4门双25毫米自动炮布置在前舰桥两侧,能够增强两舷的防空火力密度。双37毫米自动炮有雷达和指挥仪控制,而双25毫米自动炮只有耳机语音通话,需要炮手人工操纵火炮,用游丝瞄准具自行估计提前量开火。“旅大”级驱逐舰也是当时世界上高射炮数量最多的驱逐舰之一。

在有岸基航空兵可靠保障条件下,“旅大”级驱逐舰的防空系统配备是足够应付空中威胁,但当时中国岸基航空兵的保障并不可靠。海军航空兵和空军主要作战飞机是昼间型的歼-6,部署在前沿的歼击航空兵师编入了夜航大队,配备了安装雷达的歼-6甲和歼-5甲型全天候战斗机。当时美国制造的战斗机都普遍安装有火控雷达,天线能够在大视角范围内搜索目标,且预警机也大量部署使用,整个体系在发现目标和指挥控制上相对中国防空体系有巨大优势。全天候的歼-6甲和歼-5甲型歼击机的雷达只是专用的方位搜索和测距,测距前需要将机头指向对准目标,因此雷达引导非常重要。中国岸基战斗机在靠近海岸空域依靠地面雷达引导,在远离海岸空域转交驱逐舰雷达引导,这种交接需要良好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保障。当时恰恰没有相应系统支持这种作战模式,通过无线电语音控制空舰、岸舰和空地指挥,以及人工标图,只能引导小批次的作战,在瞬息万变和大规模的防空作战中,这种指挥体系和作业办法难以胜任,直到80年代中国海空军的这类系统才逐渐有所改善,90年代则推出了全新的驱逐舰综合作战指挥系统。这种由改善到全新系统的设计,正是建立在“旅大”级驱逐舰的设计和使用经验基础之上 。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